邻里琐事起纠纷 现场调解化干戈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7年12月05日 | ||
日常生活中,邻里之间因相邻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矛盾纠纷、甚至对簿公堂的事,司空见惯。此类民事纠纷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,但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如果处理不及时、不妥当,往往会激化矛盾,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。近日,高区法院田村人民法庭经现场调解,妥善处置一起邻居间因生活琐事引发的排除妨碍纠纷案件,原、被告之间的积怨也得以化解。 原告张某与被告董某是上下楼邻居。今年8月,楼上的董某家阳台安装了壁挂式太阳能,由于安装位置和倾斜角度不当,对楼下张某家的采光产生一定影响。双方因太阳能悬挂位置角度的问题沟通过几次,始终难以达成共识,两家的矛盾也愈演愈烈。同年9月,原告张某诉至高区法院,要求判令被告董某排除妨碍,拆除外挂太阳能,并支付赔偿金2000元。田村人民法庭受理此案后,多次组织庭前调解做双方工作。董某称太阳能的位置和角度已经做出调整,但张某反驳说调整不到位依然影响采光,坚持要求董某拆除并支付赔偿,双方各执一词、互不相让,调解效果并不理想。 面对这类因琐事引发的邻里纠纷,摸清前因后果和双方当事人的心理,就等于拿到了矛盾化解的钥匙。10月31日,法庭首次开庭审理该案。庭审中,承办法官得知两家其实积怨已久,之前就曾因为装修导致的漏水、噪音等问题闹过不愉快,沟通不畅让双方都产生了心结,才导致了如今对簿法院的局面。考虑到原、被告也做了多年邻居,依法判决结案可以了断一时之争,却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。为了尽快化解纷争,承办法官开完庭即立即带领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一同前往张某、董某家中勘查,现场与安装太阳能专业人员探讨解决方案。随后,法官和人民陪审员一起做双方当事人疏导调解工作,阐明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利害关系,劝说双方互为邻居,“抬头不见低头见”,理应互相谦让,和平相处。 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,张某和董某慢慢打开心结。最终双方达成协议,董某同意将太阳能的安装位置上移、倾斜角度做出调整,并保证不会遮挡张某家中的采光,张某则自愿撤回起诉。两家握手言和,多年邻居也终于回归和睦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